稻渔综合种养19种模式(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示意图)

稻渔综合种养19种模式(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示意图)
稻渔综合种养19种模式是2012年农业部批准的水产养殖模式,2013年,农业部确定了《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条例》,实施主体为长江水系中华鳖,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水产养殖面积的统计调查,全面排查了我省养殖情况,提出“大湖开发,小湖恢复,小湖恢复”的总体思路,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体系。本次调查,有利于科学评价水生生物资源状况,保障我国水生生物资源环境安全,为我省渔业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。
试点在2015年的8月19日至2016年5月30日,监测了各县市近年来示范的30个养殖示范场(小区),调查了养殖情况,实地察看了养殖户,在专家组的指导下,分别在示范场(小区)建立了5个健康养殖档案。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,完成了我省已建立的11个养殖示范场(小区)健康养殖档案,是深入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全面推进“生态立省”。建立健全了我省畜禽养殖场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、水产养殖大户、渔业专业合作社三级环境监测室等标准化工作机制,围绕“养殖用水”、“水质调控”、“病害防治”、“渔政管理”等方面,加强对养殖场(小区)的日常监测,及时发现和消除病害隐患,规范用药使用。加大执法力度,深入开展水产养殖专项整治,以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、报告和抽检相结合,加大对养殖环节和市场的执法监管力度。
突出畜牧水产品质量安全。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,加大执法巡查力度,深入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整治,全面推进养殖场(小区)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(小区)、水产养殖大户、渔业专业合作社等水产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。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,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,全面提高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安全。强化渔用投入品质量监督抽查,开展水产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全覆盖抽检,加强对水产品的扦样、检测、检验、记录等制度,加大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力度,防止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。(县渔政管理处、县渔政局、县渔政执法支队、县水务局牵头,县水务局、县农林局、县水务局、县农办、各乡镇人民政府等配合)
10.强化渔业标准化建设。围绕全省渔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建设总体要求,在贵州省安排资金支持渔业标准化建设。制定实施省规划,按照2021年渔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,重点对贵州、江西、广西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上海、浙江等渔业主产区实施渔业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创建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7.com/EHxPnRgaIt.html

相关推荐